原创自然摄影博客www.cnflora.com 目前收录3000余种园林景观植物,同时兼顾展示药用植物、野花、野菜、野果等;全站按照园林用途分类,可方便设计师检索对照查阅。本站目的在于分享自然之美,同时记录昆虫、鸟类、野生动物图像,用影像保护自然。工作请联系QQ:23662424

兰花常见病虫害防治大全——虫害(整理版)

七、介壳虫: 

有群栖性,多数虫体聚集而生,群聚的雄虫体表白色腊质分泌物互相混合,状似棉絮。于假茎靠近根际的丛生处、或叶片具有皱折处最易发生,然后虫体会逐渐向四周的其它部位扩散。虫体栖息处叶片变成黄色,黄斑中央部分有时变为褐色,叶肉凹陷。长期的为害使叶片枯萎,植株生长势减弱。粉介壳虫还持续分泌具有甜味的蜜露,是蚂蚁最喜欢取食的营养品,因此常与蚂蚁共生。此外还能诱发煤霉病,使叶片蒙上一层煤灰似的真菌,外观不雅,且影响植物光合作用。 

介壳虫类防除注意事项 

勿采购有介壳虫之兰苗,新买来的兰花应仔细检查,确定无虫后才与旧株放置一处,以免虫体传播至其它植株上。 

经常检查植株,注意是否有少量介壳虫发生,一但发生就以湿棉花或软刷刷除,或喷肥皂水亦可抑制其族群。 

摘除严重被害已呈枯黄的老叶。加强温室通风及施行叶面浇灌,可以减少介壳虫发生。已发生严重时应施用药剂防除,介壳虫的防治不易彻底,少数存活的个体,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滋生为一大群,因此应于间隔一周左右时连续施药至少一次,至其消灭为止。较贵重的兰花,宜采预防性的施药,定期喷杀虫剂,根本杜绝介壳虫的发生。 

八、螨类

为害地下部份或接近地面的部位,造成叶片黄化,茎基部腐蚀,致使一些真菌及细菌由受害伤口而侵入感染,被害株生长迟缓,叶片细小,花梗小而花数少,严重者种植后无法发芽。 

防治方法: 

种植前介质应先消毒处。选用健康苗,己感染者在种植前应先以25%新杀蹒4,000倍或20%西脱蹒乳剂2,000倍等防治药剂浸渍30分。 

九、蚜虫 

由于本省气候温暖,几乎一年四季均可见到蚜虫,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吸食汁液,大量聚集在枝条上之蚜虫会使新生之嫩芽变细小、新芽枯萎、新叶畸形、叶片皱缩变黄、植株衰弱,开花迟缓,花朵变小,而在初形成的花苞上吸食所造成的伤口,会造成以后展开的花瓣留下褐色痕迹,其痕周围会变色,严重时花瓣扭曲。蚜虫发生多时,容易诱发煤病,造成植株外观不良,影响花卉质量,更有因蚜虫传播而感染毒素病造成间接为害,其为害较直接吸食更为严重。 

防治方法: 

清除花圃附近的杂草。蚜虫发生严重时,可直接于植株茎叶上蚜虫所在处撒布药剂或埋药于根部附近,防治药剂可参考50%殴杀松乳剂1,500倍、25%福化利乳剂1,500倍、2.8%第灭宁乳剂1,000倍、50%培丹水溶性粉剂1,000倍、50%比加普可湿性粉剂2000倍。25.3%美文松乳剂1,000倍、48.34%丁基加保扶乳剂700倍、90%纳乃得可湿性粉剂3,000倍、85%加保扶可湿性粉剂2,000倍、3%加保扶粒剂等防治之。 

十、蓟马: 

主要危害花、茎、叶。成虫与幼虫均为害开花期的花部,尤喜欢栖息于花心部或花瓣与花萼重迭处,被害花瓣产生灰白斑点。新芽或叶鞘夹层间也容易有幼虫栖息。茎叶部被害后呈黄化枯萎现象。 

防治方法 : 

当植株分株时摘除不必要的花穗,以免滋生蓟马。 在花瓣开展前,在茎叶表面喷洒系统性杀虫剂,降低蓟马密度。在开花期发生严重时可视情况喷施药剂,但此时药剂稀释倍数应降低,以免施用药液后在花部产生药害。盆栽表面可施以杀虫粒剂,使药剂成份经由根部吸收后,再运行至茎叶部。 于密闭温室中使用杀虫的熏烟剂或超微粒喷雾剂,使药液能到达蓟马藏身的隐蔽处。 

十一、 昆虫类: 

许多昆虫生存在兰花上,或盆嶓内,或栽植区的附近,经常在兰花上出现但是并不直接为害兰花,如盆钵中的腐植质为许多昆虫所喜好,如 

  蝇类:牠们大量自土中羽化而出,绕兰株而飞,虽不造成什么实质上的损害,但破坏了美感。 

  跳虫:大量栖息在盆钵介质中,平时不易发现,浇水时小型黑色的个体随水流出。 

  蚂蚁:经常与粉介壳虫同时存在,蚂蚁除了保护这些分泌蜜露的昆虫,并且经常搬运牠们,使牠们得以由一株迁移至另一株上,增加扩散的速度。有的蚂蚁喜欢嘉得丽亚兰肥厚多汁的花鞘,会聚集咬破花鞘表皮,吸吮渗出的汁液。 

  蟑螂:白日隐藏在盆钵下或栽培介质中,或其它隐蔽的场所,于夜间至兰花上为害,囓食新芽或花梗花朵。 

  蜘蛛:在植株间吐丝结网,虽每日清除,一至夜间又结起网来,数目多时也使兰园显得污秽。(王清玲、林凤琪,1997,台湾花木害虫第172页)防除注意事项放置兰盆的设施内以铁网取代平板架,或将盆钵悬吊,使盆底无遮蔽充分通风,可以减少蚂蚁栖息。 

栽培介质使用消毒,如植株能够允许,则将介质干燥一段时间再浇水,如此反复,可破坏蝇类、跳虫的生存环境,减少栖群数目。 

注意兰园卫生,清理各个角落,消除脏乱,保持清洁。(王清玲、林凤琪,1997,台湾花木害虫第172页)十四、蜗牛与活蝓卵产于植物的根际或石穴中、落叶下。性喜潮湿及夜间活动,不喜干燥而无荫蔽场所,白天潜伏于杂草、围篱、枯枝、落叶之间隙,有耐饥、抗旱、抗寒之本能。卵数十粒产于一处,产于土中或土块下、石下。在温室或兰园中盆栽多的地方最普遍,比较阴暗的花圃中也可能存在,白日藏在盆下或角落中,晚上才出来取食。白日藏匿在黑暗阴湿的处所,如盆钵等器物之下,在黄昏天色阴暗后才出来取食,天亮之前又觅处潜伏藏匿。遇阴雨天气时也会在白天就出现在植株上,爬行所经之处留下一条灰白色透明黏液。嗜食植物幼嫩的部位,不自花叶边缘吃起,而在叶片中央造成多数大小不一的孔洞。防治方法 

注重栽种场所的卫生,不要留下任何堆积腐叶与旧钵等废弃物的阴暗角落,以免蛞蝓与小蜗牛在其中繁衍。

盆钵底面阴暗潮湿,最易藏匿软件动物。将盆钵经常移动位置,勿长期固定于一处,搬动时如发现底下附有软件动物立即予以清除。放置兰盆的设施内以铁网架取代平板架,或将盆钵悬吊,使盆底无遮蔽且充分通风,可以减少蛞蝓与小蜗牛栖息。 

在盆架支脚的中央放置反漏斗状之隔绝物,使蜗牛与蛞蝓不能爬行通过。 

可用 6%聚乙醛粒剂撒布于畦上或蛞蝓经常出没之处,可以诱使其吃下毒饵而中毒(聚乙醛饵剂必保持粒状,才有药效)。

评论

© 草木春秋©植物图鉴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