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自然摄影博客www.cnflora.com 目前收录3000余种园林景观植物,同时兼顾展示药用植物、野花、野菜、野果等;全站按照园林用途分类,可方便设计师检索对照查阅。本站目的在于分享自然之美,同时记录昆虫、鸟类、野生动物图像,用影像保护自然。工作请联系QQ:23662424

天目山常见植物的观察与识别zz

天目山常见植物的观察与识别

第一节 实习线路及其常见植物

    以禅源寺为中心,可以组织多条实习路线,下面介绍其中的6条路线的主要植被类型和常见植物种类。

一、禅源寺—竹祥山庄—太子庵—进山门—禅源寺

一般走法是从禅源寺前开始,经寺西上山古道到竹祥山庄,然后沿林区公路上行到太子庵后沿山坡小路到进山门,再沿林区公路经寺东返回禅源寺前。该地段海拔高度从330m到450m,为山谷盆地,植物分布较为集中而丰富。由于人为活动的长期影响,栽培种类较多。

本地段主要的植被有:禅源寺左右青龙山和白虎山上的小块常绿阔叶林,由于毛竹林的入侵,处于残存状态。乔木上层有细叶青冈、苦槠、枫香、榉树、香樟、响叶杨等古老树种,平均高达25~30m。乔木下层有杉木、榧树及毛竹,平均高10~15m。灌木层由喜阴的檵木、映山红、大叶胡枝子、乌药和乔木树种的苦槠、短柄枹、白栎等的幼树组成,高1.5~2m。草本层高0.5~0.8m,组成绝大部分是喜阴耐旱的植物,如蕨、芒萁、海金沙、芒、荠苧和鼠尾草等。禅源寺前的小块常绿、落叶阔叶混交林,乔木层有浙江楠、麻栎、柳杉、银杏、枫香、细叶青冈、香樟、黄山栾树、榧树、金钱松,高度20~30m,灌木层有山核桃、糙叶树、野樱花、响叶杨、盐肤木、麻栎等的幼树,高度6~10m,草本层有浙江蝎子草、苎麻、吉祥草、鱼腥草、苔草等,高度0.5~1m。毛竹林为人工栽植,太子庵、青龙山、白虎山、后山门分布较集中。毛竹林结构单一,林冠起伏不大,形成单层水平郁闭。林下植被的发育状况与竹林密度和人为活动有关。林下灌木有苦参、苦竹、山胡椒、野鸦椿、大叶胡枝子、化香、六月雪、阔叶箬竹等,高度1~2m。草本层有多花黄精、泽兰、兔儿伞、狗尾草、鸭儿芹、百合、渐尖毛蕨、海金沙等,一般高20~40cm。另外还有禅源寺前后的柳杉林,为人工栽培,天目山特有的森林景观在此可见一斑。

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形态各异的植物。银杏,属银杏科,单属单种,中生代孑遗植物,我国特产,唯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银杏存在,枝叶奇特,有长短枝之分,叶似扇形,秋后金黄色,为著名的园林观赏树。种子营养丰富,叶含黄酮甙,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。在溪沟边阴湿处生长的三尖杉,属三尖杉科,叶线形细长,柔软,果熟时红色,全体含三尖杉碱,对治疗白血病有较好疗效。禅源寺内的古罗汉松属罗汉松科,它的叶子比普通罗汉松短,因此称短叶罗汉松,种子有膨大的种托,看上去形似一个个小罗汉。它上面还附生着一种兰科植物,10余年前被兰科专家发现并命名为象鼻兰,轰动一时。葫芦科的绞股兰,叶似鸟足状,常缠绕在其它植物上,全株含多种皂甙,可与人参相比,称“南方人参”。葡萄科的乌蔹莓,叶形与绞股蓝极为相似,两者区别在于鸟蔹莓卷须与叶对生,茎节和叶柄顶端紫红色。还有一种喜攀爬于其它植物上的缠绕藤本,花在开放第一天为白色,第二天变成黄色,因而称为金银花,它的叶经冬不凋,故又名忍冬,属忍冬科忍冬属,为清热解毒良药。龙葵属茄科植物,它的花序不象其它植物一样生于枝顶或叶腋中,而是生于叶腋外的茎上,因此可形象地称为节外生枝(因花序是枝的变态)。无患子科的黄山栾树,圆锥花序顶生,分枝开展,蒴果泡囊状,在开花、结果和叶子变色落叶前都极有观赏价值,是今后大力推广的园林绿化树种。有一种枝叶上长满粗长螯毛的植物,人的皮肤一旦触及就会发痒起泡,疼痛难忍,这就是模式标本采自天目山的浙江蝎子草,属荨麻科。这里有已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多种,有地下长粗大坚硬块根的野荞麦,属蓼科,可治跌打损伤;有喜生荒野的大豆的野生种豆科的野大豆;树干通直高大,叶缘具桃型锯齿的珍贵用材树种榆科的榉树;四季常绿的绿化良木樟科的香樟、浙江楠。另外,还有引种于该地的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多种,如材质坚硬、号称“地球独生子”的天目铁木,仅产天目山、果翅开张似羊角的羊角槭,夏日开花、白中带红的夏蜡梅,长有白色大苞片、形态别致的香果树等等。

二、禅源寺—横坞口—南大门—火焰山脚—禅源寺

从禅源寺前沿公路经旅游服务中心、派出所、南苑、画眉山庄,往下到横坞口、南大门,沿火焰山脚小路上行到雨华亭后返回禅源寺前。海拔从330m到280m。生境类型比较复杂,植物种类较多。

沿途常见的植被有火焰山脚的常绿阔叶林,乔木层有青冈栎、木荷、石栎、华东楠、紫楠、冬青、豹皮樟等,下木层有檵木、山矾及木荷、青冈的幼树、草本层有狗脊、三脉叶马兰、鳞毛蕨、苔草等。层外植物有鸡血藤、南五味子、菝葜等。杉木林多为人工纯林,在横坞、乌子岭、火焰山、白虎山一带都有分布,上层乔木除建群种杉木外,混生的则为木荷、野柿、马尾松、檫木等;灌木层有细齿叶柃、山蚂蝗等,林下草本有金星蕨、蕨、襄荷和狗脊等。马尾松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东部分布最广、资源最为丰富的植被,在西天目山海拔800m以下分布较广,但成片不多。火焰山和横坞可见人工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。乔木层以马尾松为主,混生有杉木、枫香和麻栎,高度在15~25m,灌木层常见有白栎、映山红、檵木、美丽胡枝子、隔药柃、乌饭、黄檀、多花木蓝、野鸦椿及青冈栎、苦槠和木荷幼树,高度在1.5~3m。草本层有芒萁、蕨、五节芒、芒、白茅,高度在0.5~1m。火焰山沟谷地段石灰性土壤上人工栽植的柏木纯林,高度在15m左右,林相整齐美观,树干通直,灌木层植物有盐肤木、牡荆等,高2.0~3.5m,草本层为五节芒,地被植物有苔藓、地衣。

此地常见的植物种类乔木有杜仲,属杜仲科,单属单种,国家保护植物,树皮入药,补肝、肾,治腰膝痛、高血压等症。枫杨喜生长于溪流两旁,称溪沟树,裸芽,叠生副芽,密被锈褐色腺鳞,偶数羽状复叶,坚果具2斜上伸展的翅,形如元宝,又称元宝树。榆科的红果榆,先花果后长叶,当我们发现它开始长叶时,它已经是硕果累累。形体高大粗壮的枫香树,属金缕梅科。秋后的叶子变为红色或黄色,把秋色装扮得极其美丽,是著名的秋色叶树种,头状花序球形,果实药用,名“路路通”。常见的灌木有叶背布满绢质伏贴长柔毛,喜生于溪流中的银叶柳。小核果橙红色、纤维质佳的小构树。能作为养蚕饲料,聚花果味美可生食的桑树。果瓣薄革质、裂开后露出红色种子称海金子的崖花海桐,根、叶及种子药用,可治毒蛇咬伤。叶形细小,常被人们挖取制作优美树桩的檵木。花开时节,一片金黄的棣棠花。全身散生倒钩状皮刺,攀援它物而上的云实。叶子经冬不凋,果实被锈点,成熟时红色,酸甜可食的胡颓子。藤本植物,有三出复叶,中央小叶菱状倒卵形,茎砍断时有红色汁液外流的大血藤。卷须先端膨大成吸盘,喜攀山坡岩石和墙壁,秋季色彩鲜艳的爬山虎。具气根,喜攀援于树上、墙上、岩石上的络石,大家观察一下它与薜荔的区别在哪里。有一种草本植物,茎与小枝密被具多节的长柔毛,叶片琴形,含生物碱,可治感冒发热、小儿惊风,这就是茄科的白英。益母草和金疮小草从名称上可看出其用途,而九头狮子草、楼梯草、狼尾草、狗牙根、延羽卵果蕨、半边莲、虎杖从名称上就能形象地联想起它们长得是啥模样,认识记住它们就比较容易。玄参科的天目地黄,花紫红色,因地下根茎皮黄色而得名。过路黄是报春花科细小藤本,茎匍伏状,喜生于路边,开黄色小花因而得名。

三、禅源寺—雨华亭—忠烈祠—红庙—禅源寺

沿途除常见的毛竹林、杉木林、马尾松林、柳杉林、柏木林外,还有山核桃林、檫木林、杜仲林,古老的响叶杨林在青龙山东坡长得特别好,与枫香形成特有的低山落叶林景观。

这一带的常见植物有杉木,属杉科,叶钻形,树干通直,生长快,材质好,是南方优良速生用材树。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榧树,属红豆杉科,从开花受粉到种子成熟需跨两个年度,每年的5-9月同时有两代种子在树上生长。杨柳科的响叶杨,叶对空气流动极其敏感,其它植物叶子尚未摇动时,它已开始晃动了,当风稍大时,树叶就开始发出随风而动的响声。山核桃是天目山区的特产,著名干果,芽密被黄褐色腺鳞,羽状复叶具小叶5—7,叶片下面有桔红色腺点。泡桐,玄参科高大乔木,花大而美丽,是庭园观赏树种。豆科的黄檀,可能是天目山最迟抽叶的乔木树种,其它落叶树都抽技发叶时它却还在休眠,人称不知春,无顶芽,奇数羽状复叶。八角枫科的八角枫,叶形似枫叶而有6-8角。女贞,是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常用作绿篱。山茱萸科山茱萸,先叶开花,黄色,秋果红色,果皮名萸肉或药枣,是著名中药。山合欢,属豆科,二回羽状复叶,小叶中脉偏向内侧边缘,雄蕊花丝黄白色或粉红色,长于花冠数倍,花开时节别具特色,有落英缤纷的感觉,为荒山荒坡先锋树种。金缕梅科的牛鼻栓,朔果木质,成熟时褐色,卵球形,形似牵牛鼻子的木栓子,故称。国家保护植物鹅掌楸,属木兰科,叶形奇特似马褂。木兰科还有披针叶茴香,与茴香极为相似,聚合果有蓇葖10-13,蓇葖先端有长而弯曲的尖头,有毒,要注意区分。化香是胡桃科的落叶小乔木,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7-23片,果序直立枝顶,圆锥形,经冬变黑而不凋。另一种胡桃科乔木青钱柳,奇数羽状复叶,坚果具圆盘状翅,人称摇钱树。桑科的薜荔,与络石极为相似,区别在于叶互生,隐头花序中有雄花和瘿花,有薜荔榕小蜂终身寄生其中。南天竹属小檗科植物,三至四回羽状复叶,互生,叶轴具关节,桨果球形,成熟时鲜红色,与绿叶相衬,为常见盆栽观赏植物。葡萄科的刺葡萄,茎粗壮,幼枝密生直立或顶端稍弯曲的皮刺,枝和刺均呈棕红色,卷须分叉,根可供药用,治跌打损伤、筋骨酸痛。贯众属鳞毛蕨科,奇数—回羽状复叶,茎杆贯穿众羽片。狗脊蕨属乌毛蕨科,根状茎密被棕色鳞片,形似狗的背脊。兰科的绶草花序呈螺旋状旋转生长,又名“盘龙参”。虎耳草属虎耳草科,匍匐茎细长,叶基部心形或截形,上面绿色,常具白色或淡绿色斑纹,下面紫红色,5个花瓣2大3小,常生于荫湿处,可治中耳炎。蓼科的金线草,全草密被粗伏毛,地下茎粗壮而短,叶上中央有八字形墨记斑,托叶鞘状,花深红色,排列成顶生稀疏瘦长的穗状花序,生于山林下阴湿处。百部根状茎粗短,细根簇生,肥大成肉质纺锤状块根,茎大多缠绕,叶对生或轮生,总花梗大部分贴生于叶片中脉上,形成叶上开花奇观,块根含生物碱,为中药百部,有润肺止咳之效。石蒜,花鲜红色,花葶抽出时,叶子已枯,形成小片繁花似锦的景观。生于石灰岩上的蜈蚣草,叶形一回羽状,羽片互生或近对生,象一条条绿色蜈蚣。窃衣属伞形科二年生草本,双悬果表面密被斜上内弯的皮剌,常吸附于人和动物上,被带往远方生活。透骨草属透骨草科,花淡紫色,花蕾时直立,花时平展,花后下垂,极有特色。

四、禅源寺—进山门—五里亭—开山老殿—仙人顶

该路线海拔从330m到1506m,是西天目山植被分布的精华地段,植物种类丰富,珍稀植物繁多。

海拔900m以下沟谷地段的常绿阔叶林有不同类型,三里亭以下的常绿阔叶林,乔木层有青冈栎、细叶青冈、紫楠、薄叶润楠、榧树、枫香等,灌木层有紫楠幼树、阔叶箬竹、伞形绣球等,草本层有庐山楼梯草、乌蔹莓等。三里亭至七里亭间的常绿阔叶林,乔木层有细叶青冈、缺萼枫香、蓝果树等,下木层有野鸦椿、接骨木、尖连蕊茶、隔药柃等。七里亭周围的常绿阔叶林,乔木层有细叶青冈、小叶青冈、交让木等,下木层有隔药柃、建始槭、八角枫等

海拔800~1100m地段的常绿、落叶阔叶混交林,较有特色的有以天目木姜子、交让木为主的常绿、落叶阔叶混交林。乔木层有天目木姜子、交让木、石栎、蓝果树、青钱柳、香果树等,灌木层种类有接骨木、马银花、金缕梅等。以短柄枹、小叶青冈为主的常绿、落叶阔叶混交林。乔木层有短柄枹、小叶青冈、交让木、雷公鹅耳枥,灌木层有大果山胡椒等。

落叶阔叶林分布于1100m至1380m处,为高海拔植被类型。林木荫生,主干粗短,多分叉,树高一般在10~15m左右。雷公鹅耳枥是浙江省各种鹅耳枥中分布最广又最常见的一种,常与大柄冬青组成较稳定的落叶阔叶林。乔木层以雷公鹅耳枥和大柄冬青占优势,还有阔叶槭、槲栎、南京椴、苦枥木等落叶树以及少量能耐山地凉爽气候的常绿种类,如交让木、云锦杜鹃、小叶青冈等。灌木层以成片生长的华箬竹为主要特色,其他灌木有伞形绣球、山橿、荚蒾、白檀等。以青钱柳、天目木姜子为主的落叶林,林相古老,树体高大,颇具原始森林特色,由于天目木姜子在省内仅见于浙西北山区和浙东天台山,而在西天目山生长最为良好,可视为具天目山特色的森林群落;乔木层由青钱柳、天目木姜子、阔叶槭、小叶白辛树、稠李、毛叶山桐子、缺萼枫香、华东野胡桃、毛鸡爪槭等构成;灌木层主要有大果山胡椒、刚竹属种类、鸡桑等,草本层有大头橐吾、紫萼、荞麦叶贝母等,多为一些叶大、花艳、较耐阴湿的草本;层外植物有钻地风、猕猴桃、紫藤;树干和岩石上布有苔藓和地衣。以短柄枹为主的落叶林,短柄枹在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,其他落叶树种有茅栗、雷公鹅耳枥、刺楸、苦枥木、灯台树等;灌木层有成片的华箬竹、三花莓、野鸦椿、宜昌荚迷、伞形绣球、盾叶莓等;草本层有三脉叶马兰、淡竹叶、三叶委陵菜;层外植物有菝葜、扶芳藤等。

落叶矮林分布于海拔1380m以上,为山顶植被。因海拔高、气温低、风力大、雾霜多等因素,使原来的乔木树种树干弯曲,低矮丛生,偏冠,呈灌木状。主要有天目琼花、湖北海棠、三桠乌药和四照花占优势的高山落叶矮林群落。

巨大的柳杉林是西天目山最具特色的植被,从海拔330~1150m处都有分布,在开山老殿一带古老大树集中连片,形成闻名中外的大树王国。乔木层可分为两层,上层柳杉占绝对优势,伴生树种仅有金钱松,树高30~40m,胸径100~200cm,郁闭度0.8以上,亚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,主要有银杏、香果树、交让木、天目木姜子、豹皮樟等。灌木层主要是一些耐荫湿的种类,常见有大果山胡椒、臭常山、野桐、青灰叶下珠、细齿柃、老鼠矢、圆锥绣球、小果南烛等。林下草本层有集中连片生长的翠云草,为本群落的特征,其他常见的有天目藜芦、荞麦叶贝母、斑叶兰、山麦冬、全缘灯台莲、及己、庐山楼梯草等。在林内常见有大藤盘绕、小藤攀悬,苔藓密布、松萝满树的独特景观。

常见植物种类有:从禅源寺到七里亭,海拔330—900m,木本种类有杉科的柳杉,叶钻形,内弯,螺旋状着生枝上,树枝柔软下垂,称凤尾杉。金钱松,松科植物,世界五大庭园树种之一,叶螺旋状着生,有长短枝,秋叶金黄。细叶香桂,樟科植物,基部三出脉,叶揉之有樟脑香味。建始槭,属槭树科,三出复叶,小叶有短柄、秋叶变红色。阔叶箬竹,禾本科灌木,叶形宽阔,可裹粽子。吴茱萸,属芸香科,奇数羽状复叶,有小叶9-11片,叶上有油点,果可入药。红果钓樟,属樟科,果实鲜红。棣棠花,属蔷薇科,开金黄色花,观赏价值极高。华东野胡桃,属胡桃科,小枝有腺毛,叶有细锯齿,雌花序直立,果实为肉质核果,比核桃小。天目木兰,属木兰科,一年生小枝绿色,粉红色的花先叶开放,是早春观花植物。薄叶润楠,属樟科乔木,叶革质,上面亮泽,绿化观赏价值很高。紫楠,属樟科乔木,叶革质,叶下被棕色毛。尾叶樱,属蔷薇科,叶先端具尾状尖、是早春观花植物。青灰叶下珠,属大戟科,雌花无梗,果实挂于枝叶之下,形似一串串小珍珠。草本植物有山蚂蝗,属豆科,羽状复叶有小叶3片,果实表面有钩刺,可被人和动物带往远方传播。、南山堇,属堇菜科,叶3-5全裂并再裂。九头狮子草,属爵床科,花序中一般有九花,形似狮头。山靛,属大戟科,可制淀蓝。淡竹叶,属禾本科,根木质化。藤本植物有菝葜,属禾本科,叶下面无白粉,果成熟时红色,地下茎块状,称金刚刺。黄独,属薯蓣科,叶互生,叶腋有珠芽,块茎可入药。华中五味子,木兰科藤本植物,枝无棱和翅膜,叶两面绿色,果实成熟时鲜红,可入药。

七里亭至老殿,海拔900m到1100m,包括狮子口、大树王、西茅蓬、新茅蓬一带,植物种类成分复杂。在普同塔前,屹立着一株几呼没有树皮,胸径仍有233cm的大柳杉,每年迎来成千上万人前来瞻仰。这株大柳杉宋朝时就称“千秋树”,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,登临天目山时,曾用玉带围抱过她,并敕封为“大树王”,当时胸径已达275cm,在经历了近200年的顶礼膜拜,至爱有加后,不幸于20世纪30年代死亡,所幸的是,现在“大树王”的子孙还很繁盛,胸径200cm以上的大树还有10余株,100cm以上的大树近500株,50cm以上的大树上千株,50cm以下的柳杉数以万计。银杏为中生代孑遗植物,与恐龙同时代生长,被称为“活化石”。西天目山被认为是现今唯一的野生银杏产地,天目山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银杏大树244株,生长各具特色,树姿有的古朴优雅,有的雄伟挺拔,有的娥哪多姿,给人一种自然野生的感觉。在开山老殿下方100m处的悬崖上生长着一株古老银杏,主干凌架在半空中,象一条飞腾的古龙,其身后,还萌生有20余株大小不等、生长年代不同的银杏,生机盎然,被人们惯称为“五代同堂”。占地有20多平方m,远远望去成了一片树林。悬崖下,数根通天棒从谷底直冲而上,这就是被人们称为“冲天树”的金钱松,最高者达56m,为我国特产的珍稀树种,目前尚无高过此树的报道,可谓是同类树种的世界之最。胸径100cm以上的有8株,50cm以上的有上百株。乔木层常见种类有天目木姜子,属樟科,叶近心形,基部耳形,花黄色,数朵聚集,先叶开放,天目山是模式标本产地。青钱柳、属胡桃科,小枝髓成薄片状,雌雄花序均下垂,坚果,果翅圆盘状。颓糯m椴、华东椴,都属椴树科,花序梗部分贴生于苞片上。蓝果树,属蓝果树科,树叶入秋变红,是著名观叶树种。灯台树、四照花都属山茱萸科,灯台树枝端弯曲似灯台,叶互生,四照花叶对生,聚合果形似荔枝可食。雷公鹅耳枥属桦木科乔木,果实为小坚果,其下有叶状果苞,材质坚硬。色木槭属槭树科,叶三至五裂,叶缘全缘,翅果张开呈钝角。毛鸡爪槭,属槭树科,叶形细小,五至七裂,秋叶鲜红。湖北山楂,蔷薇科灌木,叶卵形,基部截形,果可生食。交让木,虎皮楠科常绿乔木,叶厚革质,新叶长成时,老叶全部掉落,故有交让之称。小叶青冈叶背灰白色,有丁字毛,叶片较窄;细叶青冈,叶背面灰绿色,中部以上有锯齿,叶脉明显。灌木层主要树种有格药柃,属山茶科,花小,但有芳香。马银花,属杜鹃花科,叶先端有凹缺。小叶石楠,属蔷薇科,花序通常有1-2花,无总花梗。铁青树科的青皮木,浙江仅产一种,叶片纸质卵圆形,光滑无毛,叶脉基部和叶柄带红色,常生于路旁。老鼠矢,属山矾科,叶厚革质,下面灰白色,上面中脉凹陷,团伞状花序。接骨木属忍冬科,果实鲜红,可供观赏。日本常山属芸香科,生长期挥发出浓浓的气味,人们把他叫作臭常山。草本层有及已,属金粟兰科,4-6叶相对而生,又称四块瓦,四叶对,可药用。天目藜芦,属百合科,叶宽大,花序花细小。朱砂根,属紫金牛科,叶上边缘有细点,果鲜红色。斑叶兰,属兰科,植株细小,可治蛇伤。鹿蹄草,林下小草本,茎生叶莲座状。由于气候湿润、多云雾、因而林内密布苔藓、地衣,树上挂着枝状地衣,即天目山著名的云雾草。

老殿继续往上,海拔从1100m到1500m,由于云雾笼罩,相对湿度大,风力强,气温低,日夜温差大,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。乔木变为灌木状,生长低矮,成丛弯曲,树冠偏斜。除黄山松外,几乎全为落叶树。常见树种有成片生长的四照花,果实累累的雷公鹅耳枥,寄生有白蜡虫的白蜡树,秋叶鲜红的色木槭。仙顶梨,因生长于高海拔仙人顶而定名,现称秋子梨。青榨槭,果卵圆形,不分裂,翅果张开呈水平状。刺楸,五加科落叶乔木,枝散生粗刺,叶掌状分裂。灌木树种有川榛,桦木科,果称榛子,可食。茅栗,属壳斗科,无顶芽,叶背被腺鳞及灰白色绒毛,每一总苞有坚果2-3个,坚果比板栗小,可食。伞形绣球,叶下面脉腋有毛,伞形聚伞花序,花二型,周围的放射花不孕,萼片3-4枚花瓣状,中央的花小型,可孕。天目琼花,叶掌状三裂,具掌状脉,花与伞形绣球一样也二型,但不孕花增大的是花冠。草本植物有三叶委陵菜、天目藜芦、细辛、玉竹、油点草、支柱蓼、草芍药、七叶一枝花、玄参、石吊兰、野菊、黑鳞大耳蕨、黄山鳞毛蕨等,大多具药用价值。

五、禅源寺—红庙—鲍家村庙坦—西关水库

该线路海拔从330m升至450m再降到300m左右,红庙外进入集体林区,植物种类有一定特色。

森林植被以人工林为主,主要有成片的杉木林、马尾松林、毛竹林。居民的房前屋后、水田旱地、低海拔平缓山坡中种植有成片的经济林,如雷竹、高节竹、早竹、山核桃、杜仲等。

该地常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、小麦、玉m。果树有枇杷、桃、李、梨、葡萄、石榴、枣树等。经济植物有山核桃、杜仲、雷竹、高节竹、早竹、油菜、荞麦、棕榈等。当地居民对竹子精心培育,创造了适应当地的雷竹早出高产的办法,用砻糠、稻草等覆盖,以提高土温,促使竹笋早出,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。常见蔬菜有马铃薯、大豆、青菜、番薯、罗卜、黄瓜、南瓜、四季豆、缸豆、茄子、辣椒、西红柿等。常见的树种有马尾松,属松科常绿乔木,两针一束,针叶细长柔软。壳斗科的麻栎,叶背绿色,叶缘锯齿具芒尖。糙叶树,叶的侧脉直行,先端直达锯齿。紫弹树、朴树都属榆科,前者果柄比叶柄长2-3倍,后者果柄与叶柄近等长。还有树叶大型奇特,可供观赏的梧桐;嫩芽可作野菜的香椿;叶为菱形,秋叶鲜红的乌桕;树叶用于养蚕的桑树;珍贵速生绿化树种水杉等。荒野常见植物有虎杖,茎直立,呈半灌木状,茎上有斑纹,嫩茎可作蔬菜。蓼科的水蓼,茎直立,上部多分叉,具托叶鞘,叶有辛辣味。何首乌,茎缠绕,根极长,先端膨大成块状,花两性。杠板归,茎缠绕或攀援,叶正三角形,盾状着生。皱叶酸膜,叶缘波状皱褶,内轮花被片全缘。南五味子,常绿木质藤本,冬芽芽鳞早落,花单性异株,黄色,花梗细长,花后下垂,聚合果球形肉质,可食。草本植物如全株长满睫毛的睫毛牛膝菊、可做灯芯的灯芯草、夏季枯萎的夏枯草、含有鱼腥味的鱼腥草。野珠兰,又称华空木,属蔷薇科,为路边和林缘常见植物。马鞭草科的牡荆,在端午前,民间常用其枝叶烧灰,取其汁水浸m裹粽吃,有预防疾病的作用;豆腐柴,叶富含果胶,榨汁凝固可制清凉“豆腐”。此外,节节草、紫萁、海金沙、芒萁、盐肤木、映山红、白栎、水马桑、蓬蘽、博落迥、车前、景天、葛藤、紫藤、爬山虎、中华猕猴桃、女萎、金银花、荩草、五节芒、野燕麦等也较常见。

六、禅源寺—红庙—鲍家—后院—天目石谷—千亩田

该路线须先步行或坐车10km至东关关口,海拔升至450m,进入天目石谷景区后,虽然已没有高大乔木存在,但植物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。向上行走5km,可上1330m的千亩田,欣赏高山草甸景观。

常见的木本植物有青冈栎,属壳斗科,叶背灰白色,叶片较宽;红楠,樟科常绿乔木,叶厚革质,倒卵形,背面粉绿色,叶柄时有红色,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绿化树种。紫楠,适生于沟谷地段的樟科常绿乔木,叶倒卵型,背面网状脉隆起,芽、幼枝、叶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。大叶冬青,叶厚革质,长圆形,墨绿透亮,主脉在表面凹陷,在背面显著隆起,干叶可泡茶,叫“苦丁茶”。青灰叶下珠,大戟科落叶灌木,雌花无梗,果实挂于枝叶之下,形似一串串小珍珠。山胡椒,属樟科落叶灌木,叶互生,基出三脉成弧状。野鸦椿,属省沽油科,果实熟时红色,种子黑色具假种皮。紫金牛,属紫金牛科,植株矮小,称“老勿大”。红果钓樟,叶脉常变为红褐色,叶倒卵形,基部楔形下延。东南石栎,叶形变化大,从幼树的狭长条形至成树的宽椭圆形,雄花序直立。石楠,属蔷薇科,叶厚革质,叶缘有尖锐锯齿。金缕梅,属金缕梅科,嫩枝和芽有星状毛,花先叶开放,带状,金黄色。荚蒾属忍冬科,叶对生,无托叶,叶下有无数细小黄褐色腺点,脉腋有簇状毛,果实红色,可提取食用色素。木蜡树,属漆树科,羽状复叶有小叶7-15片,叶下被毛,圆锥花序腋生,易引起皮肤过敏。短柄枹,叶片较窄,集生在小枝顶端,近无柄,它与白栎的区别是叶缘为锯齿而非波状。宁波溲疏,落叶灌木,通常有星状毛,圆锥或聚伞花序,花白色。山梅花,叶对生,基出3脉,花4基数,芳香,雄蕊多数,蒴果4瓣裂。合欢,2回羽状复叶,羽片4-12对,小叶20-30对,花丝长,淡红色。杜鹃,又名映山红,枝条、苞片、花柄及花萼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,花冠鲜红色,为酸性土指示植物。马银花,常绿灌木,花紫白色,单生于枝端叶腋,顶端短尖而微凹,中脉延伸成小凸尖。水马桑,花较大,排成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,花冠白色、粉红色、深红色至紫色,花冠管状钟形或漏斗状,两侧对称。

常见的草本植物有山麦冬,百合科,可做地被植物。花点草,常成片生于阴湿处。鱼腥草,属三白草科,全株有鱼腥味,叶心形,顶生穗状化序基部有4枚花瓣状的白色苞片。剪秋罗,花橘红色。落新妇的花紫红色。千里光,有攀援状木质茎,花果期秋冬季到次年春,民间有谚云:何人识得千里光,全家一世不生疮。百合,花1至数朵生于茎端,夏季开花,喇叭形,乳白色,有香气,鳞茎入药,润肺止咳,清心安神。

常见的藤本植物有中华猕猴桃,木质藤本,叶近圆形,顶端钝圆或微凹,背面密生灰白色星状绒毛,浆果密被黄棕色有分枝的长柔毛,可生食,含丰富维生素,有“水果之王”美称。南五味子,叶有油腺斑点,花黄色,结果时密集成一头状的聚合果。紫藤,豆科藤本,羽状复叶有小叶7-13片,总状花序顶生,花紫色,观赏价值很高。中华常春藤,五加科藤本,茎借气生根攀援,叶有二形,果成熟时转为黄色,可供观赏。蝙蝠葛,叶盾状着生,圆肾形或卵圆形。珍珠莲,常绿攀援植物,叶顶端长尖成尾状,背面粉绿色,隐花果单生或成对腋生,无柄。野葛,块根肥厚,淀粉丰富,小叶3,顶生小叶菱状卵形,花冠紫红色。

评论(5)
热度(2)

© 草木春秋©植物图鉴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