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自然摄影博客www.cnflora.com 目前收录3000余种园林景观植物,同时兼顾展示药用植物、野花、野菜、野果等;全站按照园林用途分类,可方便设计师检索对照查阅。本站目的在于分享自然之美,同时记录昆虫、鸟类、野生动物图像,用影像保护自然。工作请联系QQ:23662424

水稻 Oryza sativa(图)


学名:Oryza sativa 
科属:禾本科稻属
别名:稻子、稻谷

水稻的背景知识1.1 学名、俗名和其他名称

水稻,学名:Oryza sativa L。

1.2 分类学地位

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,分类上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(Gramineae) 稻属 (Orgza),目前认为属内有20~25个种,不同的分类学家稍有分歧,其中二个是栽培种,即普通栽培稻(O.sativa L)或称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(O.glalerrimaSteud)。普通栽培稻世界各地都有栽培,非洲栽培稻只限于西非一带。中国有三种野生稻,即:普通野生稻 (O.StivaL f.spontanea.Roschev.)、药用野生稻(O.offinalisWall.)、疣粒野生稻(O.meyeriana Baill); 其中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。

1.3 原产地及引进时间

稻属是世界性分布的植物。我国栽培稻种为普通栽培稻,它直接起源于我国的普通野生稻。普通野生稻在中国的分布是南起海南三亚(18°09’N),北至江西东乡(28°14’N),西自云南盈江(97°56’E),东至台湾桃园(121°15’E)。据已有考古资料和古书记载,我国栽培水稻历史最早,余姚河姆度(6950±130 B.C)和浙江桐方罗家角(7,040±150 B.C)出土的稻谷证明,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栽培了水稻。最晚也有云南剑川海口遗址(1335±155B.C)。但多数年代为至今4000-5000年间。比世界其它国家发现的有关考古资料都早。据现有资料表明,中国的原始稻作是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传播的。最早记载有关种稻之书有西汉《汜胜之书》和北魏《齐民要术》。

1.4 用途

栽培水稻的种子可作为人类的粮食和畜禽饲料或加工成淀粉、酿酒等工业原料,茎叶可作为家畜的青贮饲料或干饲料。

水稻的生物学特性2.1 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

受体植物为一年生植物,在我国华南稻作区一年可种2~3季,华中、西南地区可种植单、双季,华北、东北、西北地区可种植单季。在热带地区,经适当管理,某些水稻可以多年生。 然而,在我国北方,在自然条件下,水稻不能越冬(熊振民等,1992) 。

2.2 水稻的繁殖方式

水稻主要靠有性繁殖,水稻雌雄同花,着生在茎端的园锥花序上,为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,天然异交率少于1% (见《作物育种学》1980)。

2.3 水稻在自然条件下与同种或近缘种的异交率

在普通栽培稻中有两或三个亚种(型),即粳稻和籼稻、瓜哇稻,籼粳稻杂交F1为半不育,瓜哇稻与籼、粳稻杂交均为可育,少数出现不育。亚种内各品种杂交正常结实,但也有少量组合出现不育(如选育不育系)。普通栽培稻与其祖先普通野生稻杂交多数可育,少量组合不育(如选育不育系)。在中国出现的三种野生稻之间因染色体组不同,杂种不育。目前未见栽培水稻与其它杂草杂交可育的报道(胡兆华,1993)。

2.4 水稻的育性

栽培水稻的大多数品种是可育的。在自然条件下有许多可以引起水稻雄性不育的因素,如高温、低温、干旱、辐射、化学药物处理等。水稻品种中也存在受遗传控制的不育类型,如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细胞质不育型,核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型,以及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型(三系杂交稻),温光条件诱导的核不育型(两系杂交稻)。本研究所使用的水稻品种为正常可育品种,以及杂交水稻配套体系中的恢复系和保持系。

2.5 水稻的生育期

水稻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成熟,可分为彼此联系而又性质不同的两个生育阶段,幼穗分化以前为根、茎、叶生长的营养生长期,其间经历幼苗期和分蘖期两个生育期。幼穗分化后除幼营养器继续生长外,主要是建成生殖器官,为生殖生长期,其间可分为孕穗期,出穗开花期,乳熟期,蜡熟期和完熟期。

2.6 栽培稻在自然界中生存繁殖的能力

栽培水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正常开花结实。但在水稻幼穗分化期遇低温(20℃以下)高温40℃以上可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,降低水稻的结实率,在华南稻作区的少数几个地区(海南省)可正常越冬,其它地区一般不能越冬。水稻不耐盐碱。栽培水稻对病虫的抵抗力较差。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,在自然界中一般不能生存(见《中国稻作学》1986)。

3.1 在国内的地理分布和自然生境

我国稻作区分布广阔,北自黑龙江黑河地区,南至海南岛,东自台湾省,西达新疆; 从海拔2600米左右的云贵高原,直到东南沿海的涂田都有稻作。其中长江三角洲,珠江三角洲,皖中平原,鄱阳湖平原,洞庭湖平原,江汉平原,成都平原是我国的著名稻米产区。全国每年种植面积近5亿亩。我国稻作分布的地域差异是东南部地区分布多而集中,东北部少而分散,西北部零星稀少,西南部垂直分布的特点。
根据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。我国稻区主要分为六个稻作带: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带、华中湿润双季稻作带、华北半湿润单季稻作带、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带、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带、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带。

3.2 水稻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生态环境条件

水稻是喜温、喜光植物,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7℃左右,10~12℃时种子发芽正常,生产上常把这个温度作为开始播种的最低温度,最适发芽温度为25~28℃。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。水稻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成熟,可分为彼此联系而又性质不同的两个生育阶段,幼穗分化以前为根、茎、叶生长的营养生长期,其间经历幼苗期和分蘖期两个生育期。幼穗分化后除幼营养器继续生长外,主要是建成生殖器官,为生殖生长期,其间可分为孕穗期,出穗开花期,乳熟期,蜡熟期和完熟期。各生育期所经历的日数,随品种特性、气候、栽培措施等不同而异。水稻的根生长的最适土壤温度为30~32℃,低于15℃、高于37℃时,生长受阻。叶生长的最适温度25~32℃,温度高出叶速度快。分蘖发生的最适气温为30~32℃,最适水温为32~34℃,气温低于20℃、水温低于16~17℃或气温超过38~40℃、水温超过40~42℃均不利于分蘖发生。稻穗分化最适宜的温度为30℃左右,籼稻日平均温度低于21℃、粳稻日平均温度低于17℃会影响幼穗发育,结实率降低。水稻开花时间为上午9-12时,气温高,开花早。籼稻比粳稻开花早1-2小时。水稻花粉的寿命很短,自然条件下放置3分钟生活力降低一半,5分钟后绝大部分死亡,10-15分钟全部丧失生活力。抽穗开花期最适温度为24-29℃,日平均气温低于22℃,或高于30℃,开花授粉不育,日平均气温在21-26℃,昼夜温差大籽粒灌浆速度快,结实率高。不同的水稻品种对温度要求不同,就全生育期的积温而言,早季早熟品种为2,500℃左右,中熟品种为3,000℃左右,晚熟品种3,500℃左右。在晚季早熟品种为2,300℃,中熟品种为2,800℃,晚熟品种为3,200℃左右。中季栽培稻居中。水稻品种出穗期临界光长为:

早稻中稻籼: 24小时连续光照可出穗。
早稻中稻粳: 促进出穗的临界光长为12:50-13:10,延长出穗为13:50-24:00。
晚稻早熟籼粳: 促进出穗的临界光长为12:50-13:10,延迟出穗为13:50-24:00。
晚稻中熟籼粳: 促进出穗的临界光长为12:30-12:50,延迟出穗为13:10-14: 10。
晚稻迟熟籼粳: 促进出穗的临界光长为12:30-12:50,延迟出穗为12:50-13:10。

在生产上水稻经常与小麦、玉米、油菜、蔬菜轮作。水稻与玉米有一些共同病虫,如玉米螟。

评论(1)

© 草木春秋©植物图鉴 | Powered by LOFTER